智蒲新程:解码人体机械,3D创想生活

撰稿人:王宇、薛红波发布者:夏鑫琥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

为拓展孩子对人体机械知识的认识,探索生物力学奥秘激发动手与创新的兴趣,7月2日,“蒲公英”支教实践团无锡市经开区景贤社区暑托班开展解码人体机械,童梦创制未来主题科普实践活动。数名社区儿童在志愿者带领下,通过探索人体机械原理、动手实践操作和体验3D打印创意设计,直观感受生物结构与机械科技的关联,为暑期科普增添科技趣味。

活动现场,志愿者用自己的手臂演示人体运动原理,将肱骨、桡骨比作机械杠杆,肌腱比作传动带,生动讲解“人体机械系统”的工作方式。小朋友们模仿屈肘动作,在互动中理解“支点、力臂、阻力”等物理概念,认识身体蕴含的“机械设计”。孩子们通过感受不同姿势下的肌肉发力,直观了解人体肌肉群的协作机制。志愿者结合肌肉解剖图进行说明,并类比心脏与水泵的泵送原理、血管与管道的流体力学设计,将抽象的生物概念与机械工程知识相联系。

随后,实践团成员指导孩子们使用便携式3D打印笔设计并动手构建基础的实物模型。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构思了如形状不协调的小汽车”、“带齿轮传动的风车”等创意模型。在操作3D打印笔的过程中,孩子们设计的小型机械模型逐渐成型。实践团成员表示:“引入3D打印笔能让孩子们亲手将设计的想法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这种‘从设计到实物’的过程,把抽象的机械原理变得直观可操作,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机械结构和工程设计的兴趣与理解。”

这场寓教于乐的科普实践,通过生物-机械的认知映射、理论-实践的双向循环,在儿童心中播撒下跨学科创新的种子。实践团将不断将学校资源下沉,给社区孩子带去前沿科技体验,构建连接基础教育与专业领域的认知桥梁持续释放科教融合的蒲公英效应。

(撰稿:王宇、薛红波;摄影:冯一铭;审核:王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