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岗课赛证”协同 无锡职大赴京调研机电专业职业本科建设路径

撰稿人:向小强发布者:夏鑫琥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

2025 年 9 月 2 日至 6 日,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唐霞、机电系主任魏昌洲、孙晓艳教授及骨干教师向小强、胡海涛一行5人,赴北京开展机电专业升本专题调研。调研团队先后走访北京几所知名校企单位,围绕“岗、课、赛、证”四个核心维度,深入探讨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技能评价及学分设置等关键问题,为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升格本科层次收集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次调研正值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职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呈现明显升级,与专科阶段形成差异化发展。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座谈中,校方介绍其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航天军工、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及医疗器械等高精尖产业,可胜任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主管、数字化车间规划师等中高端岗位。北京华航唯实公司蒋慧翔副总经理指出,本科层次技术人才需具备设备运维、系统优化与方案设计的复合能力,这类岗位在京津冀地区的平均起薪已达万元/月,较专科毕业生高出40%以上。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调研团队重点考察了本科阶段与专科阶段的衔接与差异。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黄敦华院长详细介绍了其“理论深度+系统集成”的课程特色,在保留PLC技术、液压气压传动等核心技术课程基础上,增设信息物理系统(CPS)、工业互联网架构、智能产线规划等本科特色课程,强化学生对复杂工业系统的认知与调控能力。双方就课程学分设置展开深入交流,该校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赛事成果纳入学分体系,例如“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高级证书可兑换6-8学分,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可置换实践课程学分。

技能赛事与职业认证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黄敦华院长分享了其“以赛促教”的成功经验,该校学生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等赛项中累计获得12次全国一等奖,赛事内容涵盖工业机器人程序优化、PLC 控制程序编写、智能传感器应用等核心技能,与职业本科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珞石机器人教育事业部负责人建议,职业本科阶段应重点瞄准“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三级/高级工及以上证书,培养学生对机器人工作站的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能力,这一观点得到调研团队的一致认同。

通过参观各校的智能制造实训室、工业 4.0 产线集成实训室等先进教学设施,调研团队直观感受到本科教学与大专教学的显著差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工业4.0产线集成实训室涵盖数字孪生、智能仓储、柔性制造等完整模块,学生可开展从产线规划、编程调试到运维优化的全流程实践,这种“复杂系统级”的实践教学远超专科阶段的“设备操作级”训练。校企专家普遍认为,职业本科教育应在保持实践优势的基础上,强化理论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唐霞副院长表示,此次北京调研收获丰硕,明确了机电专业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无锡职大将吸收借鉴北京校企的先进经验,构建以“岗课赛证”和“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适应高端制造产业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调研团队将尽快整理形成调研报告,为机电专业升本方案的制定提供坚实依据。

(撰稿:向小强;摄影:向小强;审核:唐霞)

与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交流

在北京华航唯实公司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