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机械工程学院“蒲公英”支教实践团带领景贤社区30余名小朋友走进无锡优奇智能有限公司开展工业认知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这座集“AI+机器人”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将前沿智造场景转化为生动科技课堂,近距离感受无人物流技术的革新魅力。进一步推动社会实践科技下乡与育人课程深度融合,助力青少年开拓科技视野。
活动首站来到企业产品展厅,各式智能工业机器人整齐陈列,仿佛一座“未来科技博物馆”。在实践团成员与企业讲解员协同配合下,孩子们了解了优奇CHITU赤兔L4级无人物流车、WALI瓦力工业移动机器人、优必选全新一代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IKER SI等核心产品。同时,小朋友通过近距离观看WAIKER SI现场模拟工厂的真实作业场景:依托ROSA2.0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和360°多模态感知,其“眼睛”(AI视觉识别系统)可精准定位货架物料,“双手”灵活完成分拣动作并将周转箱运送至指定货架位。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真实的作业场景为他们打开了智能制造的大门,激发了他们对智能科技的兴趣与好奇心。
随后,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们深入智能机器人生产工厂进行实地观摩。在公司生产主管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专用参观通道,近距离观察了全自动物料运输系统的完整运作流程,并初步了解了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组装环节。他们惊讶WALI瓦力系列机器人强大的载重和搬运能力,该系列机器人可以实现物料搬运的全流程无人化,并满足现场密集仓储环境下的作业需求。实践团成员结合机械PLC课程知识来引导他们观察不同功能机器人的分工协作,理解“系统思维”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性。
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工业研学活动将企业一线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动的科普教材,让孩子们直观了解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这种“企业实践赋能科普教育”的模式,既践行了“产学研教”深度融合的育人理念,也为机械类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将科技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构建科技育人新生态的重要举措,“蒲公英”支教实践团通过链接优质企业资源,搭建起了“校园—社区—企业”的协同育人桥梁,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凸显产教融合在助推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
(撰稿:惠忠静、薛红波;摄影:综合;审核:王丽梅)